法國總理勒科爾尼閃辭 組閣14小時 創史上最短命總理紀錄(圖)


法國總理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Sebastien Lecornu)
法國政壇在2025年10月6日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政治地震,新任總理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Sebastien Lecornu)在就任不足一個月、組建新內閣僅14小時後便閃電請辭。圖為2025年9月10日,法國新任總理、前武裝部隊部長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在巴黎馬蒂尼翁酒店舉行的權力交接儀式結束時發表演說。 2025 年 9 月 9 日,法國總統任命國防部長和他的親密盟友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為新總理,以解決日益加深的政治危機,因為同一天法國各地爆發了抗議活動。(圖片來源:LUDOVIC MARIN/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0月6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編譯/綜合報導)法國政壇在2025年10月6日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政治地震,新任總理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Sebastien Lecornu)在就任不足一個月、組建新內閣僅14小時後便閃電請辭。愛麗舍宮隨即宣布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已接納其辭呈,這使得年僅39歲的勒科爾尼成為法國近代歷史上任期最短的總理,其短暫的政治生涯不僅震驚了法國國內外,更深刻地揭示了馬克龍政府當前所面臨的深層次政治危機。

閃電辭職:一場14小時的政治鬧劇

勒科爾尼總理的辭職,發生在其新內閣成員名單公布僅僅14個小時之後,這一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根據法媒報道,勒科爾尼於10月5日正式任命了其新內閣成員,並原計劃於10月6日舉行首次內閣會議,旨在確立施政方向並團結政府團隊。然而,這場原本應開啟新篇章的內閣組建,卻在公布後立即遭遇了來自各方的強烈反彈。

反對黨派對勒科爾尼的內閣人選表達了極度不滿,認為其組閣缺乏廣泛的代表性,未能反映當前法國議會多元且碎片化的政治現實。同時,即使是馬克龍總統所屬的中間派盟友,也對內閣陣容提出了質疑,顯示出內部共識的嚴重不足。政敵們更是毫不掩飾地威脅要發動不信任投票,試圖推翻這個尚未正式運作的內閣。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之下,勒科爾尼總理顯然意識到其內閣在議會中將難以獲得足夠的支持以有效施政,更遑論推動重要的改革議程。面對這種幾乎無法扭轉的局面,他在10月6日毅然決然地提交了辭呈,結束了其短暫而充滿爭議的總理生涯。這場從組閣到辭職僅僅14個小時的政治鬧劇,不僅讓外界對法國政治的穩定性產生了巨大的疑問,更暴露出馬克龍政府在當前議會格局下組建一個穩定且具備執政能力的政府所面臨的巨大困境。

勒科爾尼:最短命總理的個人背景與挑戰

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這位年僅39歲的政治新星,於2025年9月9日被馬克龍總統任命為法國總理。他是馬克龍總統任期內的第七位總理,這一數據本身就足以說明馬克龍政府近年來所經歷的頻繁人事變動和政治不穩定。在被任命為總理之前,勒科爾尼在馬克龍政府中擔任過多個職務,積累了一定的政治經驗,並被視為一位潛力股。他的年輕和活力一度被視為馬克龍政府注入新氣象的象徵,外界也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憑藉其政治手腕,在當前複雜的議會環境中為馬克龍總統爭取更廣泛的支持。

然而,現實的殘酷遠超預期。作為總理,勒科爾尼的首要任務便是組建一個能夠在國民議會中獲得多數支持的內閣,以便推動政府的政策,尤其是至關重要的國家預算案。在過去的三個星期裡,他積極奔走,與中間派盟友、左翼和右翼反對派領袖舉行了一系列密集磋商,試圖在各方之間尋求最大公約數,以期建立一個廣泛基礎的聯合政府。然而,法國議會當前的碎片化格局,使得任何一方都難以輕易妥協,各黨派之間的意識形態分歧和政治算計,最終讓勒科爾尼的努力化為泡影。他所面臨的壓力不僅來自於外部的反對聲浪,也來自於內部盟友的期望與不滿。最終,他未能成功地在各方複雜的利益和立場之間找到平衡點,組建一個能夠穩定運作的內閣,這也直接導致了他的迅速辭職。勒科爾尼的短暫任期,不僅是他個人政治生涯中的一個意外插曲,更是法國政治生態深刻變革的一個縮影。

馬克龍的政治豪賭與國會分裂的困境

勒科爾尼的閃電辭職,絕非孤立事件,而是法國總統馬克龍近年來政治策略所導致的深層次危機的體現。這場危機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馬克龍在去年(2024年)年中所進行的一場政治豪賭——提前舉行國會大選。當時,馬克龍總統的動機是希望通過提前選舉,重新鞏固其執政聯盟在國民議會中的多數地位,從而為其第二任期的改革議程掃清障礙,並提升政府的執政效率。

然而,這場豪賭的結果卻與馬克龍的預期背道而馳,被外界普遍認為是“適得其反”。選舉結果顯示,馬克龍所屬的中間派聯盟雖然仍是議會的第二大力量,但未能獲得絕對多數席位。更為重要的是,左翼聯盟(可能包括社會黨、不屈法國等)在選舉中取得了最多議席,成為國民議會中的第一大力量,而極右翼的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也表現強勁,成為第三大黨。這樣的選舉結果導致法國國民議會形成了三個相互對立的政治陣營:左翼、中間派和極右翼。沒有任何一個政治力量能夠單獨掌握絕對多數,這意味著任何立法提案,包括政府預算案,都需要在各黨派之間進行艱難的協商和妥協,否則便面臨被否決的風險。

這種“懸浮議會”(hung parliament)的局面,使得馬克龍政府的施政舉步維艱。在過去的幾個月裡,馬克龍政府在推動養老金改革、移民法案等重要立法時,已經多次遭遇嚴峻挑戰,甚至被迫動用憲法第49.3條款(不經議會投票強行通過法案),這雖然確保了法案的通過,但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彈和政治爭議,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分裂和政府的信任危機。勒科爾尼總理在組閣過程中面臨的巨大壓力,正是這種國會分裂和政治僵局的直接體現。他需要從這三個相互對立的陣營中爭取足夠的支持,以組建一個能夠有效運作的政府,這在當前高度緊張的政治氛圍下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馬克龍的政治豪賭,最終換來的是一個更加碎片化、更加難以治理的政治局面,也為勒科爾尼的短暫任期埋下了伏筆。

法國面臨深化中的政治危機

勒科爾尼總理的閃電辭職,不僅標誌著其短暫任期的終結,更預示著法國政治格局將迎來一段更為動盪的時期。路透社的報道指出,這一史無前例的事件,顯示出法國政治危機正在再度加深。這種深化的危機體現在多個層面:

首先,政府的穩定性受到嚴重質疑。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總理人選便告更迭,且新內閣尚未正式運作便已瓦解,這無疑是對馬克龍政府執政能力的沉重打擊。頻繁的政府變動會削弱政府的權威性,影響政策的連續性,並可能導致國際社會對法國政治穩定性的擔憂。

其次,國民議會的僵局將進一步惡化。在勒科爾尼辭職之後,馬克龍總統需要再次尋找一位能夠獲得議會信任的總理人選。然而,在當前三足鼎立的議會格局下,無論是誰上任,都將面臨與勒科爾尼相同的困境:如何在左翼、中間派和極右翼之間找到平衡點,組建一個能夠有效施政的內閣。這將是一個極其艱巨的任務,甚至可能導致政府組建的長期停滯。

第三,極右翼勢力的崛起與影響力擴大。極右翼國民聯盟在勒科爾尼辭職後,立即抓住了這一政治真空,要求總統馬克龍提前舉行國會選舉。國民聯盟的領導人瑪麗娜·勒龐(Marine Le Pen)及其繼任者喬丹·巴爾德拉(Jordan Bardella)一直主張舉行新的大選,以期利用當前的政治混亂和民眾對主流政黨的不滿,進一步擴大其在議會中的席位,甚至爭奪執政權。如果馬克龍總統被迫再次提前舉行大選,其結果將充滿不確定性,甚至可能導致極右翼在議會中取得更大的突破,從而對法國乃至歐洲的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第四,對法國社會的影響。政治的不穩定性往往會導致政策推行的停滯,特別是在當前法國面臨經濟挑戰、社會矛盾加劇的背景下,一個無法有效運作的政府將難以應對這些問題。這可能進一步加劇民眾對政治體制的不滿,甚至引發更廣泛的社會動盪。

展望未來,馬克龍總統將面臨其任期內最嚴峻的挑戰。他必須在短期內任命一位新的總理,並設法組建一個能夠在議會中獲得足夠支持的政府。這可能意味著他需要做出更大的政治妥協,甚至考慮與某些反對黨派建立更深層次的合作關係。然而,無論採取何種策略,都將充滿風險和不確定性。法國的政治前景仍然籠罩在陰影之下,勒科爾尼的閃電辭職,無疑是這場深刻政治危機的一個鮮明註腳。它不僅暴露了馬克龍政府當前的脆弱性,也預示著法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持續面臨政治上的動盪與挑戰。

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總理的閃電辭職,將作為法國第五共和國歷史上一個獨特的案例載入史冊,它不僅是法國近代史上最短命總理的紀錄,更是當前法國政治深層次危機的一個縮影。從馬克龍總統提前大選的政治豪賭,到國民議會三足鼎立的碎片化格局,再到勒科爾尼組閣失敗的14小時,這一系列事件共同構築了一幅法國政治高度不穩定的圖景。

這場危機凸顯了在沒有絕對多數的情況下,治理一個主要歐洲國家所面臨的巨大挑戰。它不僅考驗著馬克龍總統的政治智慧和領導力,也將對法國的國內政策走向、社會穩定以及其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產生深遠的影響。保守陣營國民聯盟要求提前大選的呼聲,更是為這場政治大戲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在可預見的未來,法國政治仍將在尋求穩定與妥協的道路上艱難前行。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