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序
夫天者,万物之祖也;人者,天地之心也。天人感应,乃大道之枢机,阴阳之经纬。君主修德,则山河永固;个人立心,则家国同春;修士超然,则返本归真。今作斯赋,以明天人交感之理,溯道德通天之源。
君主修德 天下太平
天垂异象,以示谴告;君主躬行,以应天道。昔汉武帝问策于贤良,董仲舒陈《天人三策》,言:“国家将失道,天出灾异以谴之;若不知变,伤败必至。”故元帝遇日食地震,纳匡衡之谏,远奸邪而近忠正,终致风雨顺时,国泰民安。观乎商汤祷雨,以六过自责,天降甘霖;宋襄公遇陨星,孔子叹其德薄,终败于楚。呜呼!君权神授,实乃天命所系;政通人和,方得祥瑞昭昭。
个人立心 家国同春
天人感应,非独君主之责,亦在黎庶之行。《论语》有云:“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则家风淳厚,邻里和睦;若背义违仁,贪暴无度,则灾祸频仍,门庭倾覆。昔黄廷宣治吴中大旱,开仓赈灾,上天降甘霖;洪亮吉蒙冤,嘉庆悔悟平反,雷雨骤至。此皆人德感天,天象应人之明证。故修身齐家者,当效法天道之仁,以德配天,方能泽被后世。
修士超然 返本归真
天人感应之极致,在于修士之“无私无我”。张载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王阳明言:“万物一体,仁者心同。”道家炼丹,以坎离交媾而通天;禅宗悟道,以破除我执而见性。昔郭璞观《山海经》,悟天人感应之理,叹“神灵之天”与“自然之天”相合;司马迁着《史记》,穷天人之际,究兴亡之变。修士若能“大其心体天下之物”,则心息相依,神气相合,终至“天人合一”,返本归真。
结语
天人感应,非迷信之谈,乃大道之理。君主以德配天,可安邦定国;个人以诚感天,可修身齐家;修士以道通天,可超凡入圣。今世虽科学昌明,然“天人合一”之哲,仍为治国修身之圭臬。愿世人谨守天道,修德立心,使天下大同,万物共荣。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williamhill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