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熙载夜宴图〉是“williamhill官网
十大传世名画”中非常特殊的一幅。
〈韩熙载夜宴图〉,一幅披着神秘面纱的历史名画。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特命宫廷画家顾闳中潜入大臣韩熙载府中“卧底”,所画出的豪华夜宴享乐图,目的是啥呢?

顾闳中目识心记,画出“williamhill官网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韩熙载夜宴图〉,南宋临摹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顾闳中化身“狗仔”混入奢华夜宴
古代没有手机、相机。顾闳中得乔装宾客混入韩府,凭借超强记忆力,目识心记,才能钜细靡遗重现夜宴的全过程,向皇帝“交差”。这份薪水可不好赚啊!顾闳中也太厉害了。这活儿若放在现代来看,画家不也成了名符其实的“狗仔队”?
为了多方比对,李后主一共派出三位宫廷画家前去窥探、作画。画家周文矩所绘〈韩熙载夜宴图〉至元朝还在,如今仅存顾闳中作品传世,且为南宋摹本。此外,明代画家唐寅也有一幅摹本,但和原作有别。
〈韩熙载夜宴图〉定格了奢华隐晦的“千年夜宴”。那么,韩熙载是谁?李后主为何对他下班后的私人活动这么感兴趣?解读画作之前,追溯其历史背景,我们就更能体会画中意涵,看懂更多娱乐背后隐藏的惆怅。
青年才俊韩熙载 心怀大志避祸南逃
唐末动荡,战火连绵。各地藩镇割据,唐亡后纷纷自立为国。从唐代灭亡到北宋建国,长达半个多世纪,北方地区出现实力较强的五个朝代,南方则大约有十个小国并立,是为“五代十国”。
韩熙载(公元902年~970年),字叔言,五代十国北海(今山东省潍坊市)人,博学善文,才能卓著,工书画、音律。五代后唐明宗时,父亲韩光嗣因事受牵连被处死,韩熙载遂南逃至吴国避祸。
韩熙载南渡时,怀抱恢复中原之志。当时,好友李谷一路陪伴,送他到正阳。酒宴诀别之际,韩熙载发出豪言壮语:“吴国若任用我为相,我必能长驱以定中原。”李谷亦言:“中原若肯用我为相,我要攻下吴国,就如同囊中取物一样容易。”此即为“探囊取物”成语的出处。
天祚三年(公元937年),吴国权臣徐温养子徐知诰夺得政权,改名李昪,建南唐,是为南唐烈祖,建国后与民休息,国力强盛。
李昪去世后,其子南唐元宗李璟继位,因连年对外用兵,国力耗损甚钜,朝纲也日益混乱,后周又乘机大败南唐。
李璟去世后,李煜即位,史称李后主,国势更加衰弱。李煜力图振作,想重用南唐三朝元老、声名显赫的韩熙载为相。但李后主耳闻其放荡不羁,生活“荒纵”,因此才会派遣宫廷画家潜入刺探虚实。
技法高超 〈韩熙载夜宴图〉留下珍贵的历史印记
顾闳中之〈韩熙载夜宴图〉,绢本设色长卷,宽28.7公分、长335.5公分。关于顾闳中的资料很少,仅知他曾任南唐画院待诏,擅于描绘人物,唯一存世作品就是〈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全卷以连环画的形式,用屏风、床榻等将夜宴情形巧妙地分隔为五个场景。引首小篆“夜宴图”三字,出自明代书法家程南云之手,笔画均匀,结构严谨。
此画作技法高超,线条流畅,设色清雅。不论是绘画表现手法、颜料种类和所绘服饰、发妆、歌舞、礼仪、家具等,都留下珍贵的历史印记。

〈韩熙载夜宴图〉第一段“听乐”局部。
第一段“听乐”
长卷起始寓意隐晦。凌乱的红被、横放的琵琶,似乎暗示着……头戴黑色高纱帽、身着黑衣的韩熙载坐在床上,与最抢眼的红袍男子——新科状元郎粲,和宾客、侍女们都全神贯注,聆听教坊副使李家明之妹李姬的琵琶独奏。
李姬身旁侧身而坐、神情专注的正是李家明。身材娇小的蓝衣女子是韩熙载的宠伎王屋山,还有太常博士陈致雍、紫薇郎朱铣、韩熙载门生舒雅等人。其中二位宾客打着表示尊敬的“叉手礼”。
长短两桌摆满了各式果品、点心,桌上注壶正用热水温着美酒,大家都沉浸在优美的琴声中。

〈韩熙载夜宴图〉第二段“观舞”。
第二段“观舞”
第二段描绘的焦点在娇小玲珑的王屋山翩翩起舞。她身段婀娜、以手带动长袖,配合脚步节奏表演“六么舞”,即唐代《乐府杂录》记载的软舞曲〈绿腰〉。
韩熙载亲自为王屋山擂“羯鼓”助兴,舒雅在一旁打板伴奏,宾客和侍女们皆鼓掌叫好。
表情最奇特的是位于中间的德明和尚,他侧身合掌,状极尴尬,估计是没料到目睹此等媚艳之舞,一时不知如何自处吧!

〈韩熙载夜宴图〉第三段“暂歇”。
第三段“暂歇”
第三段画的是宴会的中场休息时间。韩熙载和几位歌伎坐在卧榻上,王屋山正端着金盆伺候他洗手。右边有一名女子捧着注壶和温碗的托盘,另一位则扛起琵琶和笛子、筚篥。
中间大红布幔垂挂的床铺上,一床隆起的棉被非常显眼,又是一幕敏感的画面。
从首段以来,韩熙载一直都没有笑容,甚至略带忧郁,面色凝重。他是置身欢宴之中的男主人,但仿佛又不在其中。

〈韩熙载夜宴图〉第四段“清吹”局部。
第四段“清吹”
第四段画的是穿白衫的韩熙载袒胸露腹,摇着蒲扇,盘坐在椅子上。一位侍女向他报告事情,王屋山和另一位则随伺在侧。传统中国画技法中,有以放大人物身形以突显其重要性的方法,此处就将韩熙载画得特别大。
左边坐着五名姿态生动、正在吹奏乐器的女子,服饰精美,配色典雅。教坊副使李家明以檀板为她们伴奏。
最左边满脸落腮胡的黑衣男子行叉手礼,一脸警惕的神情。他是何许人?推测或许是和顾闳中一起“卧底”的画家周文矩入镜了。

〈韩熙载夜宴图〉第五段“散宴”。(以上图片来源皆为公有领域)
第五段“散宴”
筵席尾声,曲终人散。画卷中仅剩二位尚未离场的宾客,一位稳坐不起,依依不舍地抚着歌伎的玉手;另一位则和侍女勾肩搭背,聊得不亦乐乎。
身着黄衫的韩熙载一手执鼓槌,一手向上伸,正在送客。面对欢宴结束,仍然是不悲不喜的冷静表情。
韩熙载夜夜笙歌 是堕落还是另有隐情?
关于韩熙载的历史评价比较分歧。在野史里,肆意荒诞放纵的韩熙载其实也是忍辱负重的。这从他在画中出现的每一个镜头,都显得郁郁寡欢、心事重重,与周遭人群欢乐的气氛极不相配,可以略窥一二。
韩熙载出身官宦之家,二十出头即高中进士,出类拔萃,胸怀大志。可惜南唐朝廷对来自北方的大臣存有几分猜疑,不听其建言,错失北伐良机,又轻启战端,国势江河日下。
等到李后主即位,身分尴尬的韩熙载垂垂老矣。他审时度势,心灰意冷,不愿背负南唐“亡国宰相”的千古骂名,也不能得罪“颇疑北人,多以死之”的李后主,遂放浪形骸,以颓废享乐“自污”,“躺平”明志。一方面自我麻痹,一方面也消除李后主心中的猜忌,明哲保身。
而当年同样雄心万丈的李谷受到后周世宗柴荣重用,为其出谋划策,率军出征,平定淮南,两人境遇大不相同。
乾隆皇帝对于〈韩熙载夜宴图〉所绘内容难以苟同,但他非常赞扬顾闳中维妙维肖的人物画技法和高明的构图布局。
其后此图被末代皇帝溥仪携出宫外变卖,辗转由画家张大千以五百两黄金购得,在卷尾处盖上一方“别时容易”的朱文印,巧妙之至。“别时容易见时难”(出自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啊!
欣赏此卷作品,对于韩熙载其人的故事,或许众人各有解读,但对于画家精彩绝伦的写实功力皆高度赞赏,不愧为“williamhill官网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原题目:李后主派画家当“狗仔”?〈韩熙载夜宴图〉暗藏千古谜团
(转载自《看杂志》第272期)
来源:看杂志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williamhill官网 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